行测数量关系点睛:发现隐藏关系 以不变应万变
数量关系——行测考试中的多变题型、善变的数据,阁下会如何应对呢?想必很多人都会想到方程法,但问题是考试中有些等量关系很明显,比如“…是…的几倍”“…比…多/少…”“一共…”“…与…相同”等等;有些等量关系会藏起来,等待有缘人的发现。今天小编带领大家一起探索历年题目中藏起来的等量关系,从而以不变应万变,把方程法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更多与数量有关的故事。
一、线索一:两种方案
题干给出同一批物品的两种不同分配方案,利用物品的总量不变列方程。
【例1】给贫困学校送一批图书,如果每个学校送80本,则多出了340本,如果每个学校送90本书,则少了60本。问这批图书一共多少本?
A.3680 B.3760 C.3460 D.3540
【解析】D。①题型特征:两种送书方案。方案一,每个学校送80本,则多出了340本;方案二,每个学校送90本书,则少了60本。
②解题思路:利用两种方案下图书的总数量不变列方程。设有x个学校,方案一,图书总数量为80x+340;方案二,图书总数量为90x-60;两种方案下总量是一样的,可得80x+340=90x-60,解得x=40。所以图书数量为80×40+340=3540本。故本题答案选D。
【点拨】两种不同分书方案→依据图书的总量不变列方程。
【例2】某商场一楼到二楼有一部自动扶梯匀速上行,甲、乙二人共同乘梯上楼。甲在乘扶梯同时匀速登梯,乙在恰好半程后,也开始匀速登梯,但登梯速度是甲的一半。甲、乙二人分别登了36级、12级到达二楼,问这部扶梯静止时一楼到二楼的级数是多少?
A.48 B.60 C.66 D.72
【解析】D。①题型特征:两种登梯方案。甲从一楼到二楼,乙也从一楼到二楼。
②解题思路:利用同一部扶梯,静止时从一楼到二楼的阶梯总数一样列方程。设甲、乙登梯速度分别为2x、x,自动扶梯匀速上升的速度为y。
【点拨】无论甲乙谁登梯,扶梯的总级数相等→依据扶梯的阶梯总数相等列方程。
二、线索二:调动前后
题干给出某单位内部人员调动,引起某指标变化,用调动前后该指标总量不变列方程。
【例3】某单位有2个处室,甲处室有12人,乙处室有20人。现在将甲处室最年轻的4人调入乙处室,则乙处室的平均年龄增加了1岁,甲处室的平均年龄增加了3岁。问:在调动之前,两处室的平均年龄相差多少岁?
A.8 B.12 C.14 D.15
【解析】B。①题型特征:某单位内部人员从甲处室到乙处室,人员变动、平均年龄变动,但调动前后,这个单位的总年龄是不变的。调动前,甲处室有12人,乙处室有20人;调动后,甲处室有8人,平均年龄增加了3岁;乙处室有24人,平均年龄增加了1岁。
②解题思路:利用调动前和调动后,甲乙两班总年龄不变列方程。
设调动前甲乙两班平均年龄分别为x、y岁,可得调动前总年龄为12x+20y;调动后总年龄为8(x+3)+24(y+1);调动前后这个单位的总年龄是一样的,可得12x+20y=8(x+3)+24(y+1)。解得x-y=12,故本题答案选B。
【点拨】人员调动,引起平均年龄变化→利用该单位总年龄不变列方程。
题型在变、数据在变,但每道题总会有一些不变的量,与其纠结多变的方法而迟迟不下笔,不妨以这些不变的量来列方程,以不变的心态来应对善变的题型,做数学的有缘人。你都学会了吧,快快去做题,创造你与数学的专属故事吧。加油,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