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地方站: 福州 泉州 莆田 龙岩 三明 南平 宁德 漳州 厦门
您的当前位置: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 >> 时政要闻 >> 重要新闻

2020福建省考行测常识积累:17种气候效应(上)

Tag: 2020福建公务员福建公务员公务员 2020-01-17    来源:福建公务员考试网 字号: T | T | T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公考越来越趋于侧重于考生能力的提升,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而行测常识判断考点范围很广,一般包括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因此,行测常识判断部分就是诸多考生难以提分的一个版块,这部分知识范围广泛包罗万象,要求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考生不仅平时要多观察多积累,更要注意总结便于记忆,才能在考场上游刃有余。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的常识是“17种气候效应(上”相关考点。

\
 
  森林效应
 
  森林是地球表面的一种重要的保护层,它对地面热量、水分的保存和交换起到很大作用。森林中的湿度一般比田间高5%左右,在干旱地区森林能使湿度提高10%~15%。森林能防风固沙,增加6%左右的降水量。
 
  湖泊效应
 
  各种类型人工建造的水库就像一座座天然湖泊,可以使水库周围环境发生相应的变化,使库区和周围的温度变化缓和,增加湿度、云量、雨量,也可使夏季最高气温有所降低,冬季最低气温有所升高,无霜期延长。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即作为湖泊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湿地。湿地,又称沼泽,是一种陆上的生态系统,特征是排水差,因而在大部或全部时间内有缓慢流动的水或滞流水渗入土壤中。这里生长着大量的草、树或灌木,并且还是各类候鸟重要的栖息地。
 
  绿洲效应
 
  绿洲,指的是荒漠中因有水而肥沃或通过人工灌溉而农牧业发达的地方。绿洲一般见于河流两岸,泉、井附近以及受高山冰雪融水灌注的山麓地带,比如中亚河流两岸和我国天山、祁连山麓一带均有绿洲。
 
  绿洲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湿度和降水量,减缓气温的剧烈变化,使气候向好的方向转化。美国自20世纪30年代起在中部地区广袤的土地上进行人工灌溉培育绿洲,使俄克拉荷马等州的6.2万平方公里的地区降水量增加了10%。这就是利用“绿洲效应”所带来的好处。
 
  荒漠化效应
 
  土地荒漠化主要是人为破坏性行为带来的恶果。这些破坏性行为最典型的现象是对森林与树木无限制地乱砍滥伐,开荒种地,使地表原有的林木、草地等自然植被遭到严重的甚至毁灭性的破坏,变成荒山秃岭,导致水土流失,干旱地区面积扩大,沙漠蔓延,风沙灾害严重,沙尘暴与黑风暴现象增多。因而规范人类的行为是减少“荒漠化效应”的关键。
 
  城市热岛效应
 
  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人类活动愈来愈集中到城市,使城市人口猛增,数以千计的工厂、鳞次栉比的高楼、穿梭不息的车辆,构成了城市特有的繁华景象。人们生产、生活的燃料消耗随着城市人口、工业、交通运输的发展与日增加。燃料消耗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粉尘、废气和热量。
 
  这些排出的热量和废气、废物,污染了大气,使城市的天空常常是灰蒙蒙的,空气不爽,气味欠佳,还使市区气温高于周围其它地区。这种在全球许多大城市都有的现象被称为“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热岛”是现代化大城市气候最典型的特征,它不仅加重了城市夏季高温的程度并产生高温灾害,使人们的工作效率下降,空调耗能增加,甚至出现老弱病人中暑身亡。
 
  病菌效应
 
  由于工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燃煤及燃油(汽油、尤其是柴油)车辆产生的大量烟尘和有害气体排入大气,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在大城市里形成的光化学烟雾不但影响能见度,还刺激人的眼睛;另外,它们像病菌一样侵蚀人们的咽喉粘膜、呼吸道,诱发各种呼吸道炎症,损害呼吸、神经与造血系统,甚至造成死亡。
 
  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氧化硫、氮氧化物形成的酸雨、酸雾与酸露,在威胁人类健康的同时,也破坏了土壤,伤害着植物,腐蚀了建筑物,还会毒死鱼类和其它生物。
 
  温室效应
 
  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和交通及工业飞速发展,而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淡薄,对环境破坏所带来的后果的严重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使大量本可以控制、净化或减少的废气及有害气体排入地球大气,改变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的化学成份和比例。
 
  尤其是人类生产、生活所燃烧的矿物燃料,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化合物、氧化氮等温室气体大量增加,造成了大气污染,并使气温升高,全球气候进一步变暖。这种人类活动导致的增暖效应被称为“温室效应”。
 
  这种温室效应虽然在一些低温寒冷地区可以减少因供暖所消耗的燃料及费用,但就全球环境的影响来讲却是弊大于利,严重后果将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陆地水资源减少或短缺,雨量减少,干旱加重;工农业、林业生产成本上升;自然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动植物生存面临威胁,甚至有些种群灭绝。
 
  海洋沙漠化效应
 
  是指由于漏油在海面扩展成油膜,抑制海水的蒸发,阻碍潜热的转移,从而引起海水温度和海面气温的上升;同时,由于水份蒸发受阻,海面上的空气也变得干燥,失去对气候的调节作用,类似于沙漠气候的特征;因此被人们称之为“海洋沙漠化效应”。
 
  刷 题 巩 固
 
  01、下列对有关气候效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阳伞效应是指由于天空中大块乌云的阻挡而削弱太阳短波辐射,使气温降低
 
  B.热岛效应是指由于城市下垫面特性和人类活动影响,使市区的气温比郊区高
 
  C.温室效应是指温室气体透过太阳长波辐射,大量吸收地面短波辐射,使气温升高
 
  D.海洋沙漠化效应是指海洋因受周围陆地沙漠化的影响,失去了对气温的调节功能
 
  【解析】B。本题考查地理国情。
 
  A项错误,阳伞效应指由于大气中固、液体粒子对太阳辐射的强烈阻挡作用,而使地表气温降低的现象。大气中的固、液体粒子来源于人为排放和自然过程如火山喷发、森林火灾等。它们能直接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能,还能作为凝结核,使天空云量增加,加大反射率,这些都能使地表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减少。
 
  B项正确,热岛效应指城市气温较四周郊区为高,好像一个温暖的岛屿分布于农村较凉的“海洋”之中。其形成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导致有大量人为热释放;产生污染物质增多,加强了大气保温作用;下垫面吸收的辐射热量,主要用于加热市区空气。
 
  C项错误,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地球表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增加,而导致地表附近气温的升高的现象。其形成原因是:温室气体可以使太阳短波辐射透过,地表由于吸收短波辐射被加热,提高了温度,再以长波向外辐射,而长波又被温室气体吸收,使气温升高。
 
  D项错误,海洋沙漠化效应是指倾注到海洋中的废油,在海面形成油膜,起到抑制海水蒸发的作用,同时又减少了海面潜热的转移,使海洋失去调节气温的作用,因而海洋上的空气变得愈来愈干燥,故称之为“海洋沙漠化效应”。
 
  故正确答案为B。

更多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http://ww.fjgwy.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8242号-28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