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备考:逻辑判断之真假话题型解答方法
在福建公务员行测考试中,真假话题型,又称为真假推理型题型,其基本形式为:题目的题干中会给出若干个前提,而前提中有真有假,命题人要求考生通过判断这些前提的真假情况,从而推导出指定的结论。一般题目的提问方式是:如果以上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是真(假)。真假话题型历来是公务员行测逻辑判断类题目中考察的重点,它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具有严谨的思维和缜密的逻辑。与其他逻辑判断的题型相比,它有自己独立的解题技巧和思路,所以对其进行单独的分析和讲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福建公务员考试专家认为真假话题型的解答方法主要分成三种:一是找矛盾法,二是找反对关系法,三是假设法。
一、找矛盾
矛盾是逻辑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亚里士多德称“你不能同时声称某事物在同一方面既是又不是”。基于这句话,我们就知道矛盾的性质是一真一假。这一性质在解决真假话题目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而利用矛盾关系解决真假话问题也是最常用的一个方法。
【例1】在某次税务检查后,有四个工商管理人员有如下结论:
甲:所有个体户都没有纳税。
乙:服装个体户陈老板没有纳税。
丙:个体户并非都没有纳税。
丁:有的个体户没有纳税。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断定属实,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A.丁断定属实,陈老板未纳税
B.丁断定属实,但陈老板纳了税
C.丙断定属实,陈老板纳了税
D.甲断定属实,陈老板没有纳税
【解析】甲的话是“所有个体户都没有纳税”,而丙的话相当于“有的个体户纳了税”,则甲和丙的话为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已知只有一人断定属实,所以乙和丁说的为假话,则排除了A、B选项。因为乙说的是假话,所有从乙的话中可以推出“陈老板纳了税”,所以排除D选项。因此答案选C。
因此对于矛盾法解决真假话问题,基本的思路是:
首先,判断题目为真假话问题,优先寻找题干中的矛盾命题。
其次,据题干中已知几真几假,判定剩下的话的真假。
再次,从假话入手,排除错误选项,最终选择正确的答案。
二、找反对关系
反对关系又有上反对关系和下反对关系之分。上反对关系是指两句话(A、B两个直言命题)中至少有一个是假的命题,即不可能同时为真,其代表命题形式是“所有......是......”和“所有......非......”。下反对关系是指两句话(A、B两个直言命题)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命题,即不可能同时为假,其代表命题形式是“有些......是......”和“有些......非......”。
【例2】某公司财务部共有包括主任在内的8名职员。有关这8名职员,以下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真的:
Ⅰ有人是广东人
Ⅱ有人不是广东人
Ⅲ主任不是广东人
以下哪项为真?
A.8名职员都是广东人
B.8名职员都不是广东人
C.只有一个不是广东人
D.只有一个是广东人
【解析】Ⅰ和Ⅱ是下反对关系,两者必有一真。那么Ⅲ就是假话,即主任是广东人,可推出Ⅰ为真,Ⅱ为假,进而推出所有人都是广东人。
因此,对于运用反对关系解决真假话问题,基本的思路是:
首先,对于题干的前提,在找不到矛盾时,找反对关系。
其次,根据反对关系的意义,推出前提的真假情况。
再次,从真假话入手,排除错误选项,找到正确选项。
三、假设法
所谓假设法,指的是当某一变因素的存在形式限定在有限种可能(如某命题成立或不成立,如a与b大小:有大于 小于或等于三种情况)时,假设该因素处于某种情况(如命题成立,如a>b),并以此为条件进行推理。简单来说就是在假设事物发生的各种情况下,推出正确的结论。假设法是我们解决真假话问题中十分重要的方法。
【例3】某珠宝店失窃,五个职员涉嫌被拘审。假设这五个职员中,参与作案的人说的都是假话,无辜者说的都是真话。这五个职员分别有以下供述:
张说:“王是作案者,王说过他作的案。”
王说:“李是作案者。”
李说:“是赵作的案。”
赵说:“是孙作的案。”
孙没有说一句话。
依据以上的叙述,能推断出以下哪项结论?
A.张作案,王没有作案,李作案,赵没作案,孙作案
B.张没作案,王作案,李没作案,赵作案,孙没作案
C.五个职员都参与作案
D.五个职员都没有作案
【解析】根据张、王、李、赵、孙五个人的话,看出张说的话具有特殊性。假设张说的话为真的情况,那么王作案,根据题干:参与作案的人说的都是假话,所以王不可能说是自己作案。所以张说的假话。那么王没作案,推出张作案。王没作案,王就会说真话,推出李作案。李说假话,推出赵没作案。则赵说真话,推出孙作案。故正确答案为A。
因此,对于运用假设法解决真假话问题,基本的思路是:
首先,寻找特殊前提进行假设,假设要包含所有情况。
其次,根据假设的情况推出与题干意思矛盾的情况,得出正确的情况。
再次,根据正确的情况,排除错误选项,找到正确选项。
矛盾是逻辑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亚里士多德称“你不能同时声称某事物在同一方面既是又不是”。基于这句话,我们就知道矛盾的性质是一真一假。这一性质在解决真假话题目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而利用矛盾关系解决真假话问题也是最常用的一个方法。
【例1】在某次税务检查后,有四个工商管理人员有如下结论:
甲:所有个体户都没有纳税。
乙:服装个体户陈老板没有纳税。
丙:个体户并非都没有纳税。
丁:有的个体户没有纳税。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断定属实,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A.丁断定属实,陈老板未纳税
B.丁断定属实,但陈老板纳了税
C.丙断定属实,陈老板纳了税
D.甲断定属实,陈老板没有纳税
【解析】甲的话是“所有个体户都没有纳税”,而丙的话相当于“有的个体户纳了税”,则甲和丙的话为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已知只有一人断定属实,所以乙和丁说的为假话,则排除了A、B选项。因为乙说的是假话,所有从乙的话中可以推出“陈老板纳了税”,所以排除D选项。因此答案选C。
因此对于矛盾法解决真假话问题,基本的思路是:
首先,判断题目为真假话问题,优先寻找题干中的矛盾命题。
其次,据题干中已知几真几假,判定剩下的话的真假。
再次,从假话入手,排除错误选项,最终选择正确的答案。
二、找反对关系
反对关系又有上反对关系和下反对关系之分。上反对关系是指两句话(A、B两个直言命题)中至少有一个是假的命题,即不可能同时为真,其代表命题形式是“所有......是......”和“所有......非......”。下反对关系是指两句话(A、B两个直言命题)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命题,即不可能同时为假,其代表命题形式是“有些......是......”和“有些......非......”。
【例2】某公司财务部共有包括主任在内的8名职员。有关这8名职员,以下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真的:
Ⅰ有人是广东人
Ⅱ有人不是广东人
Ⅲ主任不是广东人
以下哪项为真?
A.8名职员都是广东人
B.8名职员都不是广东人
C.只有一个不是广东人
D.只有一个是广东人
【解析】Ⅰ和Ⅱ是下反对关系,两者必有一真。那么Ⅲ就是假话,即主任是广东人,可推出Ⅰ为真,Ⅱ为假,进而推出所有人都是广东人。
因此,对于运用反对关系解决真假话问题,基本的思路是:
首先,对于题干的前提,在找不到矛盾时,找反对关系。
其次,根据反对关系的意义,推出前提的真假情况。
再次,从真假话入手,排除错误选项,找到正确选项。
三、假设法
所谓假设法,指的是当某一变因素的存在形式限定在有限种可能(如某命题成立或不成立,如a与b大小:有大于 小于或等于三种情况)时,假设该因素处于某种情况(如命题成立,如a>b),并以此为条件进行推理。简单来说就是在假设事物发生的各种情况下,推出正确的结论。假设法是我们解决真假话问题中十分重要的方法。
【例3】某珠宝店失窃,五个职员涉嫌被拘审。假设这五个职员中,参与作案的人说的都是假话,无辜者说的都是真话。这五个职员分别有以下供述:
张说:“王是作案者,王说过他作的案。”
王说:“李是作案者。”
李说:“是赵作的案。”
赵说:“是孙作的案。”
孙没有说一句话。
依据以上的叙述,能推断出以下哪项结论?
A.张作案,王没有作案,李作案,赵没作案,孙作案
B.张没作案,王作案,李没作案,赵作案,孙没作案
C.五个职员都参与作案
D.五个职员都没有作案
【解析】根据张、王、李、赵、孙五个人的话,看出张说的话具有特殊性。假设张说的话为真的情况,那么王作案,根据题干:参与作案的人说的都是假话,所以王不可能说是自己作案。所以张说的假话。那么王没作案,推出张作案。王没作案,王就会说真话,推出李作案。李说假话,推出赵没作案。则赵说真话,推出孙作案。故正确答案为A。
因此,对于运用假设法解决真假话问题,基本的思路是:
首先,寻找特殊前提进行假设,假设要包含所有情况。
其次,根据假设的情况推出与题干意思矛盾的情况,得出正确的情况。
再次,根据正确的情况,排除错误选项,找到正确选项。
相关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