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地方站: 福州 泉州 莆田 龙岩 三明 南平 宁德 漳州 厦门
您的当前位置: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 >> 申论资料 >> 申论范文

2012年《半月谈》第11期

Tag: 半月谈第11期 2012-06-15    来源:福建公务员考试网 字号: T | T | T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半月谈》2012年第11期【半月评论】:文化发展要始终以人民为中心
  “一切进步的文化创作生产都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庄严宣示,距离毛泽东同志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已近70个年头。
  从文化唤醒民众、文化发动民众到文化服务民众,从革命文艺的雄壮乐曲到文化强国的伟大纲领,“以人民为中心”,是70年来我国文化发展始终求索和追寻的主题。
  历史和现实证明,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才能切实反映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要求:只有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才能有效实现“为人民服务”的目标。
  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中国文化事业不断发展:1700余家展览机构免费向公众开放,乡镇综合文化站覆盖全国所有乡镇,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全部已通电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这是一个人民文化权益彰显、公共文化勃兴的时代。
  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中国文化产业蓬勃壮大:2002年至2011年.我国电影年产量和票房分别飙升7倍和13倍,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大国,我国还相继成为第一大电视剧生产国和第一大图书出版国,与此同时,5.13亿人走进网络生活……这是一个文化产品极大丰富、文化生活日益多彩的时代。文化走向市场,文化与科技融合,文化与旅游结合,形式不断发展,业态不断丰富,这一切让亿万人民有了多姿多彩的文化选择。
  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文化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问题:一些文化产品内容脱离百姓生活、背离群众关切;百姓参与文化创造、文化建设的程度还不够高;低俗、媚俗和庸俗的现象仍然存在,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有待增强。
  文化发展以人民为中心,需要创作者更多地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深入生活,用心体会,才能深刻领悟现实变革和社会进步;深入群众,体察他们的喜怒哀乐,才能真正获知群众的所思所盼。但是目前少数创作者不愿意贴近现实,不能走近百姓,他们对资料和网络的依赖性远大于对田野和现实的关注度。
  以一时间充斥荧屏的“宫斗剧”为例,无论是人物、故事、叙事都有同质化问题。更加值得关注的是,一些缺少人间气息、人性温度的玄幻与仙侠、惊悚与悬疑类作品,被一些人看重,被改编成影视、动漫、游戏等延伸产品,甚至以“全媒体”方式流传。
  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让中国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为现实主义作品的创作提供了沃土。我们需要关注诸如城市化给农村带来了什么变化、现代化进程中农民还有哪些期待这样的问题,我们也需要关注诸如“蚁族”和“大学生农民工”这样的新群体,关注他们的奋斗,也关注他们的速茫。只有这些才能承栽当下,启示未来。
  文化发展以人民为中心,需要让人民真正成为文化创造的主体,让人民更多地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但现在一些地方在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上,长官意志多于百姓意愿,指令计划多于群众创造。如何更好地让人民参与到文化建设和创造中来,需要体制机制的创新,更需要尊重群众的文化创造,发扬群众的文化创新精神。
  我们看到,在重庆巫溪县,农民与民间环保组织“北京地球村”牵手,创办乐和书院,建设“乐和家园”,对于巫溪农民来说,这是改变自身生活的一场社会实验,也是他们参与重塑自身生活生产方式的一场文化变革;在江苏如皋,不同于别的地方的送戏下乡,这儿是送戏进城,而且所送之戏全都是老百姓自己组织、自己排练、自己演出的,来自农村生活,反映百姓心声……这些生动的实践告诉我们,让群众唱主角,这样的文化才是有根的文化,有活力的文化。
  文化发展以人民为中心,还需要发挥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不得不指出,当前文艺界仍然存在“以经济效益论英雄”的现象,“码洋至上”“收视率至上~上座率至上”,只要能够吸引眼球,哪怕庸俗、低俗、媚俗,一些人也会不遗余力地炒作、跟风。更应警惕的是,现在有一些文化产品以“满足人民需求”为名,行迎合低俗、媚俗之实。
  抵制“三俗”,我们看到了相关部门的努力。与此同时,我们认为,还应该用更好的激励和评价机制调动创作者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去占领阵地,发挥主流价值的引领作用,让“三俗”没有立足之地。
  文化发展的目的在于人民,文化发展的动力来自人民,文化发展的成果应该由人民共享。70年后的今天,在世界文明与中国历史纵横交汇的坐标上,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上,历经盛衰荣辱的中华文明满怀自信,扬帆起航。
  
推荐阅读:
  2012年《半月谈》第10期
 

更多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