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地方站: 福州 泉州 莆田 龙岩 三明 南平 宁德 漳州 厦门
您的当前位置:福建省公务员考试网 >> 申论资料 >> 热点时评

福建公务员热点时评:农业发展聚焦

Tag: 热点时评 2012-02-29    来源:福建公务员考试网 字号: T | T | T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今年福建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还尚未公布,在报名之前,考生应该做好提前备考的准备。申论上,对于时事资料应该要多关注,把握时代脉搏,在申论写作时才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福建公务员考试网(ww.fjgwy.org)的专家们特精选当下热点时评,供广大考生学习!
  【背景材料】
  虽然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粮食生产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形势下能实现八连增,农民收入实现八连快,但是,我国农业稳定发展的风险日益凸显,中国农业走过了一条高投入、高产出、高速度和高资源环境代价的道路;未来农业发展,必将面临资源短缺、生态恶化、技术薄弱、技术创新不足等困境困扰。未来农业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归结为五大挑战,包括人口增长、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加剧等。
  【具体表现及对策】
  困境一:自然灾害严重影响农业稳定与发展。
  农业弱质性的产业特征,决定了必然存在农产品市场风险。农业对自然的高依赖,承担着高强度的自然风险。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国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水旱灾害的突发性、异常性、不可预见性日显突出。我国现在农业基础仍然很薄弱,自然灾害对农业造成重要影响,自然灾害现在已经呈现常态化趋势。从2008年初的冰冻雨雪灾害,2009年旱灾,2010年、2011年,这几年连续的出现大规模自然灾害。自然灾害表明我国农业基础确实还很薄弱,天灾之下,农业灾害补偿体系亟待建立。
  解决对策:
  首先是必须提高种子科技创新能力,培育高产、优质、多抗、专用的突破性新品种,实行良种良法配套,不断提高单产水平。
  其次是必须提高重大动物疫情疫病和植物病虫害防控科技创新能力,为动植物产品的数量高产、稳产和质量优质安全提供保障。
  再次是必须提高农业物质装备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农机农艺融合技术研发,提升防灾减灾技术水平。
  最后,建立农产品市场风险基金,对从事农产品市场营销的企业,因遇到雪灾、暴雨、台风等突发事件而造成的损失,要给予风险补偿,以避免农产品市场价格突涨。政府对参与到农业风险保障体系当中的金融机构,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适当优惠,消除金融机构本身的风险隐患和忧虑,使他们能全力投入到农产品市场风险的管理中。
  困境二: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了农产品增产难度。
  目前我国耕地质量“低、费、污”问题严重。
  “低”主要是指基础地力低。基础地力是指不施肥时农田靠本身肥力可获取的产量。优质耕地土壤是长期发育或多年培育的结果,通常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水氧气热协调,保水保肥、耐旱耐涝、高产稳产,基础地力高。
  “费”是由于耕地基础地力下降,保水保肥性能、耐水耐肥性能差,对干旱、养分不均衡更敏感,对农田管理技术水平更苛求,因此土壤更加“吃肥、吃工,吃水,增加产量或维持高产,主要靠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和灌溉用水”,导致“费”。
  “污”即耕地土壤污染。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和城市排污,农田农药、农膜等化学品的超高量和不合理使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高环境激素含量畜禽粪便和废弃物的不合理使用。
  另外,我国每年城镇发展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占用了大量高等级耕地,而补充的耕地主要分布在水热、区位、地形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总体质量不高。高等级耕地流失过快,补充耕地等级偏低,以次充好的情况很严重,耕地质量总体下降,已严重影响到我国耕地生产能力,威胁国家粮食安全。
  解决对策:
  1.提高人们保护耕地质量的意识,采取有效行动,保护耕地资源,提高耕地质量。
  2. 将耕地质量保护的内容写入宪法,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不再让耕地质量受到损害,遏制耕地退化趋势。
  3. 国家下大力气改造中低产田,修复受污染土壤,消除土壤障碍因子及污染物,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
  4. 大力推广可持续耕作技术,合理安排耕作制度,实现用地与养地的有机结合。
  5. 大力推广施用有机肥料和测土配方施肥,尽量减少化肥用量,努力使耕地质量持续提高。
  6.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保护地表及地下水资源,让有限的农用水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7. 科技人员研发出更多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的技术与途径,为在利用中提高耕地质量提供技术支撑。
  困境三:市场价格波动加大农产品市场风险。
  防范农产品市场风险一般指的是价格风险,是指农业生产者投入一定生产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在通过市场转化为商品的过程中,由于价格的波动超过了他们的预期,致使其收益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对农业生产者造成难以控制的收入损失。
  解决对策
  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和投入,特别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投入、生产资料补贴以及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和科技水平。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工业化越发达,越需要保护农业;农业越有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越有底气。
  二、加快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加快完善集体经济组织和合作社,通过产业化规模经营降低务农成本、增加农业效益。
  三、厘清农产品价格走势的机理和环节,合理调控农产品价格水平,避免人为打压农产品价格合理上涨、打击农业生产积极性。尤其是要进一步加强农业产后服务,治理农产品流通、销售环节,防止农业效益更多流入非农环节,损害农民利益和增加消费者不合理的食品支出负担。
  四、科学合理运用进出口贸易手段,加强对本国农业的保护。经验表明,一国农产品价格上涨,形成了价格高地,容易受到国外农产品的冲击,应该及早防范,积极应对。
  五、对于生活困难群体,应尽快启动补贴和保障机制。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便提出,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增加对大中专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学生食堂的补贴。
  困境四:国际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巨大影响
  第一,农产品进口压力日益加大,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当前国内粮食供需紧平衡、高价位的背景下,粮食进口将打压国内价格,直接损害种粮农民利益,不利于国内粮食增产。同时,影响政府各项支农政策效应的发挥,尤其会抵消现有粮食扶持政策的积极作用。
  第二,国际市场风险防范和管理的难度大。随着各个领域全面对外开放,中国将面临越来越多的国际市场风险挑战,防范和化解的难度日益增大。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日趋复杂。中国将进入贸易摩擦高发期。技术性贸易壁垒、反倾销、特殊保障条款等将成为今后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壁垒。
  第三,中国农业所面临的更尖锐的矛盾,在发达国家高额补贴的农产品进口冲击下,中国不少地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就可能面临衰落的危险。这样,受威胁的可能并不是国内农产品的供求平衡,而是引起的相当数量的农民的就业和收入问题。
  解决对策:
  一、采取综合措施,扩大中国优势农产品出口。
  1.要进一步完善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的政策措施,尤其是要制定系统的农产品出口促进计划加大对农产品出口支持的力度,提升中国农业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贸易形势、抵消国外不公平贸易措施不利影响的竞争能力。2.要把提高出口农产品质量与突破国外技术壁垒,把鼓励企业技术改造与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把发挥比较优势、后发优势与建立核心竞争力,把市场多元化战略与开拓重点市场,把优化出口环境与搞好出口支持与服务结合起来,建立全面、系统、有效的农产品出口支持与服务体系。3.围绕国际农产品市场、优势农产品和出口企业,提出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农产品出口战略措施,为农产品出口创造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全面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农产品出口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
  二、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消除农产品进口激增对国内市场形成冲击。
  抓紧建立农产品进口监测与产业损害预警系统和快速反应机制;尽快研究制定植物油关进口税配额取消后的应急管理措施;充分运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建立应对国外农业高额补贴的应急机制。
  三、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中国必须在发挥低成本竞争优势的同时,通过引进和自主研发新产品,加快技术创新、结构升级,提高农产品加工程度,优化农产品贸易结构。使中国农产品的劳动密集型低成本优势,能与技术创新、结构升级的核心竞争优势结合起来,形成保证中国农产品出口持续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和动态比较优势。
  四、建立以“市场多元化”为特征的全球农产品市场体系。要逐步调整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建立以“市场多元化”为特征的全球农产品出口市场体系,满足今后若干年中国农产品出口快速增长、竞争力不断增强的需求。
  五、以缓解农村就业压力为战略出发点。这需要政府加大出口退税、财政扶持等政策支持力度,以相同的出口创汇额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解决农民的就业与收入,特别是在现阶段中国经济转轨时期,其社会稳定的政治利益显然要远远大于外汇贡献。
  困境五: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制约了农业长久可持续的发展。
  解决对策: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推进前沿技术研究,在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抢占现代农业科技制高点。
  尤其是在农业信息技术、农业信息管理、农业信息分析三个领域做好超前布局。认清全球互联网升级换代,传感网、物联网技术发展背景,发挥农业信息技术引领作用。着重于全面提升农业信息科技创新能力,针对我国农业管理中农产品生产与市场流通失衡、信息不对称、产销不匹配、经济损失严重等问题,在农业信息感知获取、农业信息智能处理、农业信息精准服务等重点创新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2012年,我们将在农产品监测预警方面,开展农产品全息信息编码研究,开展智能信息采集设备研制,开展中国农产品监测预警模型与系统。

  推荐阅读:
  福建公务员热点时评:金融体制改革

更多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